奥本海默
【英】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
奥本海默,在剧中被比作美国的普罗米修斯,他释放出了足以让人类毁灭自身的火种,也如篡火者一般,为此承担了痛苦与折磨。
影片的叙事方式呈现出 Nolan 标志性的时空交织特征。时间与空间被切割成大大小小的碎片,而后被极具想象力地拼接在一起。画面上,作为传记题材的现实性与奥本海默内心的情感渲染杂糅在一起,以蒙太奇式的快速切换与黑白色调等手法来强化。
影片结束离席时,听到隔壁座的观众提到一个词:“反战”。但在我看来,反战作为电影或其他艺术门类的主旨被提及得实在太多太多以致乏味,而事实上,任何一部具备战争要素的文艺作品,本身就很难逃脱“反战”这一视角的审查。
我关注的重点,或是说我认为的主旨,在于科学与政治之间的矛盾。作为科学家的奥本海默才华横溢,但他在政治上却显得过于天真;朋友们都认可他的正直与忠诚,但私生活的混乱却频频为他带来麻烦;科学家们不希望军备竞赛的出现与核武器的滥用,而政客却不惜为此孤注一掷地豪赌。
作为科学家,奥本海默制造出了核弹,正如普罗米修斯为人间取来了火种;但他却不能控制人们如何去使用这样强大的武器,不能阻止政客在利益的纠葛中一次次突破底线。爱因斯坦在湖边对奥本海默说,他会因为自己的巨大成就而受到惩罚,直到人们认为惩罚足够,他又会重新得到尊崇与荣光。在现实的权力面前,有时候科学家也不得不被政客作为工具使用,在发挥完价值后,被打压、羞辱,剥夺其影响力,直到他完全无害后,才肯从雪藏中放出。
我们仍然祈愿、并期待,期待着火光落入人间。